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央行數字貨幣加速研發 支付寶工行成主力軍
央行數字貨幣研發加速,支付寶和工商銀行成爲主力軍
近日,央行再次強調要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隨後,數字貨幣板塊股票大幅漲,收盤漲幅達7.81%。
有分析認爲,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會在疫情後加速推出,首先在幾家大型銀行之間試點。這將爲銀行帶來新的系統需求,同時銀行的核心系統、數據庫、ATM等軟硬件也需要升級改造。此外,個人移動設備和POS機可能需要更換,電子票據也將得到推廣。加密技術將貫穿整個產業鏈。
據了解,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獲得76項相關專利,若加上正在審核的專利,總數達86項。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底以來,該研究所公布了多項關鍵專利,涉及數字貨幣的生成、投放、流通和回收等方面,表明技術層面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除了央行自身,其他機構也在爲數字貨幣的發行和使用做準備。數據顯示,支付寶和工商銀行在這方面表現突出。
支付寶最近公布了5項與央行數字貨幣相關的專利,涵蓋發行、交易記錄、數字錢包、匿名交易支持以及監管合規等方面,基本實現了對數字貨幣發行的全面支持。
工商銀行則在"雙離線支付"等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該行提出了基於區塊鏈和非區塊鏈兩種方式實現離線支付的方案,並開發了讓商戶無需數字貨幣帳戶也能接收支付的系統,爲數字貨幣的廣泛應用掃清了障礙。
其他大型銀行和電信運營商雖然沒有直接相關的專利公開,但也在區塊鏈和數字金融領域有所布局。例如,建設銀行推出了區塊鏈貿易金融平台,農業銀行開發了基於區塊鏈的農村電商融資系統,中國銀行則推出了電子錢包產品。
此外,華爲、長亮科技等科技公司也在積極參與央行數字貨幣的相關研究和技術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區塊鏈技術最初被認爲是數字貨幣的基礎,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最近表示,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與中央銀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矛盾。因此,目前不建議基於區塊鏈改造傳統支付系統。央行行長易綱也曾表示,央行數字貨幣不預設技術路線。
然而,業內專家指出,對於區塊鏈技術在央行數字貨幣中的應用,尚未有最終定論。各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央行數字貨幣實驗正在快速推進,涉及隱私保護、數據安全、交易性能等多個方面。
隨着各國央行數字貨幣計劃的推進,以及Facebook的Libra項目的發展,數字貨幣領域的競爭與合作將更加激烈。未來,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路線選擇、與產業鏈的協同、對市場的影響等問題,都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