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manity Protocol: 11億美元估值背後的爭議Humanity Protocol作爲一個新興的Web3身分識別項目,近期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爭議。這個成立於2023年的項目,以掌紋識別爲核心技術,聲稱能夠解決Web3世界的"女巫"難題。項目迅速吸引了衆多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完成了超過50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一度達到11億美元。其基金會陣容同樣星光熠熠,包括多位業內知名人士。然而,隨着項目的快速發展和空投活動的啓動,一系列質疑和爭議也隨之浮出水面。首先,有用戶發現Humanity Protocol的APP代碼中存在深圳某門禁廠商的圖片素材,引發了對項目技術來源的質疑。盡管創始人解釋稱這是早期合作夥伴的歷史遺留,但仍未完全打消社區的疑慮。其次,項目在測試網階段就被指出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如將用戶私鑰以明文形式存儲在瀏覽器中,這與其宣稱的技術創新形成了鮮明對比。創始人Terence Kwok的過往經歷也引發了爭議。據報道,他曾經營一家智能手機公司Tink Labs,因激進擴張最終陷入困境,燒掉了超過1.7億美元的投資資金。這段經歷讓一些人對Humanity Protocol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擔憂。最後,項目的首次空投活動引發了社區的強烈不滿。許多長期支持項目的用戶發現自己獲得的空投金額微不足道,甚至完全沒有資格參與。與此同時,一些沒有貢獻記錄的地址卻獲得了大量空投。這種分配方式與項目宣稱的公平原則相悖,引發了廣泛質疑。面對這些爭議,Humanity Protocol的創始人表示正在認真處理相關問題。然而,社區仍然期待更加透明和負責任的回應。Humanity Protocol的案例再次提醒我們,在Web3世界中,技術創新與資本熱潮背後,可能隱藏着諸多未知風險。投資者和用戶需要保持警惕,深入了解項目背後的真實情況,而不是被華麗的包裝所迷惑。
Humanity Protocol估值11億美元背後的技術質疑與空投爭議
Humanity Protocol: 11億美元估值背後的爭議
Humanity Protocol作爲一個新興的Web3身分識別項目,近期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爭議。這個成立於2023年的項目,以掌紋識別爲核心技術,聲稱能夠解決Web3世界的"女巫"難題。
項目迅速吸引了衆多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完成了超過50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一度達到11億美元。其基金會陣容同樣星光熠熠,包括多位業內知名人士。
然而,隨着項目的快速發展和空投活動的啓動,一系列質疑和爭議也隨之浮出水面。
首先,有用戶發現Humanity Protocol的APP代碼中存在深圳某門禁廠商的圖片素材,引發了對項目技術來源的質疑。盡管創始人解釋稱這是早期合作夥伴的歷史遺留,但仍未完全打消社區的疑慮。
其次,項目在測試網階段就被指出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如將用戶私鑰以明文形式存儲在瀏覽器中,這與其宣稱的技術創新形成了鮮明對比。
創始人Terence Kwok的過往經歷也引發了爭議。據報道,他曾經營一家智能手機公司Tink Labs,因激進擴張最終陷入困境,燒掉了超過1.7億美元的投資資金。這段經歷讓一些人對Humanity Protocol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擔憂。
最後,項目的首次空投活動引發了社區的強烈不滿。許多長期支持項目的用戶發現自己獲得的空投金額微不足道,甚至完全沒有資格參與。與此同時,一些沒有貢獻記錄的地址卻獲得了大量空投。這種分配方式與項目宣稱的公平原則相悖,引發了廣泛質疑。
面對這些爭議,Humanity Protocol的創始人表示正在認真處理相關問題。然而,社區仍然期待更加透明和負責任的回應。
Humanity Protocol的案例再次提醒我們,在Web3世界中,技術創新與資本熱潮背後,可能隱藏着諸多未知風險。投資者和用戶需要保持警惕,深入了解項目背後的真實情況,而不是被華麗的包裝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