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的"圈地運動":一場全球性的數字變革數字時代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從石器時代到農業時代,再到工業時代,人類社會的進步一直在加速。而今,我們正處於一個技術大爆炸的早期階段,其核心特徵是可編程工具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應用。人類從使用石器到鋤頭,再到可編程工具,這一進程耗時300萬年之久。然而,自1964年集成電路計算機問世以來,人類進入數字時代的步伐卻異常迅速。在這個新時代,工具的可編程性成爲最顯著的特徵,極大地提高了人類改造物理世界的能力,並深刻地改變了各個領域的產業結構。數字時代的平台結構可分爲前端和後端。後端包括設備和網路,前端則包括設備和用戶交互界面。從Web0的單機和局域網時代,到Web1、Web2,再到現在的Web3,網路技術不斷發展。Web3相比Web2的主要區別在於用戶擁有更多的數據主權。這一特性得以實現,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區塊鏈技術,它使得數據在產生時就具備了可驗證性。然而,新事物的發展總是充滿挑戰。作爲第二次金融革命的核心產品,可編程金融產品在各國政府和傳統部門的壓力下,被貶低爲"虛擬貨幣"。區塊鏈作爲Web3的核心後端技術,其發展道路也並不平坦。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事物,人們的反應往往是驚訝、困惑,然後才是學習和理解。盡管如此,仍有一些先行者洞察到了這場技術與金融變革的潛力。全球頂級高校的精英們紛紛投身Web3領域,創立了衆多項目。在基礎設施領域,美國佔據了主導地位;在中心化金融(CeFi)領域,華人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接近一半由華人羣體運營;NFT和遊戲領域則呈現出全球化的競爭格局。在已獲得融資的項目中,美國、中國和新加坡位居前三。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項目獲得投資的難度比美國項目高,中國Web3資本的話語權也相對較低。然而,隨着政策環境的變化,這種格局可能會發生轉變。無論如何,Web3的全球用戶已達2.5億,其影響範圍正從金融領域向外擴展,逐漸滲透到遊戲、社交、內容創作、通訊、出行、醫療、教育、購物等多個領域。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Web3用戶數量可能在5年內達到10億,10年內覆蓋全球60%的人口。人類正處於自石器時代以來最陡峭的產值增長階段。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裏,一代人就能見證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這場席卷全球的數字革命,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時代。
Web3:全球數字變革的新浪潮 影響將覆蓋60%人口
Web3的"圈地運動":一場全球性的數字變革
數字時代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從石器時代到農業時代,再到工業時代,人類社會的進步一直在加速。而今,我們正處於一個技術大爆炸的早期階段,其核心特徵是可編程工具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應用。
人類從使用石器到鋤頭,再到可編程工具,這一進程耗時300萬年之久。然而,自1964年集成電路計算機問世以來,人類進入數字時代的步伐卻異常迅速。在這個新時代,工具的可編程性成爲最顯著的特徵,極大地提高了人類改造物理世界的能力,並深刻地改變了各個領域的產業結構。
數字時代的平台結構可分爲前端和後端。後端包括設備和網路,前端則包括設備和用戶交互界面。從Web0的單機和局域網時代,到Web1、Web2,再到現在的Web3,網路技術不斷發展。Web3相比Web2的主要區別在於用戶擁有更多的數據主權。這一特性得以實現,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區塊鏈技術,它使得數據在產生時就具備了可驗證性。
然而,新事物的發展總是充滿挑戰。作爲第二次金融革命的核心產品,可編程金融產品在各國政府和傳統部門的壓力下,被貶低爲"虛擬貨幣"。區塊鏈作爲Web3的核心後端技術,其發展道路也並不平坦。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事物,人們的反應往往是驚訝、困惑,然後才是學習和理解。
盡管如此,仍有一些先行者洞察到了這場技術與金融變革的潛力。全球頂級高校的精英們紛紛投身Web3領域,創立了衆多項目。在基礎設施領域,美國佔據了主導地位;在中心化金融(CeFi)領域,華人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接近一半由華人羣體運營;NFT和遊戲領域則呈現出全球化的競爭格局。
在已獲得融資的項目中,美國、中國和新加坡位居前三。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項目獲得投資的難度比美國項目高,中國Web3資本的話語權也相對較低。然而,隨着政策環境的變化,這種格局可能會發生轉變。
無論如何,Web3的全球用戶已達2.5億,其影響範圍正從金融領域向外擴展,逐漸滲透到遊戲、社交、內容創作、通訊、出行、醫療、教育、購物等多個領域。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Web3用戶數量可能在5年內達到10億,10年內覆蓋全球60%的人口。
人類正處於自石器時代以來最陡峭的產值增長階段。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裏,一代人就能見證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這場席卷全球的數字革命,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