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七月透明度報告發布:穩健實現多維增長
🔹衍生品交易量達 7,400 億美元,市佔率攀升至 11%,創年度新高🔹Launchpad、Launchpool 全面爆發,超額認購率高達 7325.60%,高峯 APR 超 4500%🔹Gate Alpha在7月份上線了超過400個代幣,空投數量及獎勵持續刷新紀錄🔹儲備金總規模達 105.04 億美元,$GT 累計銷毀超 1.8 億枚
Gate 將繼續以強勁增長拓展全球生態布局,致力於爲用戶打造更安全、高效、充滿活力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
完整報告詳見: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650
《年薪35萬起!不擠地鐵、不看學歷,Web3求職全攻略》
同樣是金融工作者,Web2 和 Web3 基層的工資待遇差距非常大,
暑假期間也是求職季,強哥也希望我們韭菜們也能獲得一份在 Web3 工作的機會,
更有機會去鍛煉自己,也能獲得一份比較好的待遇。
@GracyBitget 也爲大家解答了 Web3 新人對於求職遇到的問題!
希望對每一個 Web3 從業者都有幫助,獲得有光明的未來!
第一
Web3 真的是錢多離家近。
據統計,Web3 初級崗位年薪平均是 5 萬美金,折合約 35 萬人民幣,有過半的崗位都是全遠程。
中級、高級的崗位就更不用說了。
但這個錢也不是躺贏的,因爲在 Web3 團隊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有的時候需要大家跟不同國家的同事對接,也有的時候要在晚上工作。
所以這個錢多、不離家、享受自由的前提是:
1.英文得夠好
2.能夠自我管理
3.能夠交付結果
第二
即使沒有理工背景,也沒有 Web3 的行業經驗,也可以進圈,但你要比別人更加主動。
其實從業者有一半都是行業小白。
從學歷背景來看,計算機、信息技術、金融和商科這些專業的人確實比較多,但在市場運營、設計等非技術背景的人才也在大量湧入,因爲需求也很多。
總結來說,如果你對新興技術感興趣、學習能力強,你都可以考慮 Web3 求職。
很多金融背景的同學,因爲傳統金融行業崗位在減少、薪資在下滑,也會把 Web3 當作逃離內卷的出口。
第三
今年招聘需求中,運營和 BD 是最集中的剛需崗位,有超過八成的僱主都在招或招過這樣的新人。
技術類和研究類崗位也有一定需求,但注意:
•運營和 BD 雖然招得多,但留下來也不容易。比如你做運營,可能還要學增長和社群管理。
•技術崗位“兩頭熱中間冷”:高端技術緊缺,但要求博士或多年鏈上經驗;入門類 Web2 轉崗競爭激烈。
想切入技術崗,建議:
1.累積鏈上經驗
2.學基礎合約語言
3.讀開源項目文件
4.多參加黑客松等真實項目協作,讓自己更有優勢
第四
Web3 招聘和傳統行業有很多不同:一句話總結,Web2 靠流程,Web3 靠眼緣。
新人經常吐槽,不知道去哪投簡歷,因爲 Web3 招聘平台還不成熟。
招聘信息零散分布在 LinkedIn、Twitter、Telegram 羣組。
很多小團隊甚至沒有專職 HR,職位大多通過內推和熟人介紹找到。
在傳統求職市場有優勢的名校學歷,在 Web3 並不完全有用,這一行更看重實操和認知。
所以,與其死磕簡歷和光環,不如:
•多參加線上活動
•參與線下社群
•讓內行人知道你靠譜 這樣好機會自然會找到你。
第五
交易所 VS 項目方:
•要衝成長 → 優先考慮項目方
•要穩扎穩打 → 選擇交易所
項目方多爲早期創業團隊:規模小、決策快、招人少但願意用人,更適合不怕打雜、想靠實習兼職切入核心業務的人,爆發成長機會更大。但缺乏培養計劃,需要自我摸索。
交易所更像新型大廠:崗位豐富、職能制度清晰、跨部門協作機制完善,能提供機制化培養路徑,更適合想長期發展的人。
缺點是個人表達空間不如小廠自由。建議根據職業規劃和性格去選擇!
總結
現在的 Web3,就像早期的移動互聯網——機會多,但不存在躺贏。
Web3 不看你的出身,但很重視你能不能下場衝,拿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