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生態新熱點:Odin.fun代幣發射平台引發關注近期,一個名爲Odin.fun的項目在加密貨幣圈內引發了不小的討論。這是一個基於Runes協議的代幣發射和交易平台,其運作模式類似於其他公鏈上的代幣發射平台。該項目的出現爲沉寂已久的比特幣生態帶來了一些新的活力。然而,3月7日有用戶反映Odin.fun平台上74枚比特幣不翼而飛,疑似遭到黑客攻擊。對此,項目方很快做出回應,表示這是由於存款同步代碼中的一個錯誤導致部分用戶餘額顯示超過實際存款額,實際上用戶資金是安全的,只是無法在鏈上查詢到這74 BTC的存款交易記錄。縱觀加密貨幣行業發展歷程,代幣發射平台往往能爲所在公鏈帶來可觀的流量。例如Viturals火爆時期,Base鏈上的資金淨流入一度超過Solana。這也是此類平台能夠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於其他公鏈上的代幣發射平台,Odin.fun這樣的比特幣生態項目並不直接構建在比特幣主鏈上,而是選擇搭建在比特幣的二層網路之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提升用戶交易體驗並降低手續費。然而,這種架構也帶來了一個顯著問題:這些項目難以共享比特幣主鏈的安全性。此次Odin.fun的"烏龍事件"正是這一問題的具體體現。更值得探討的是,像Odin.fun這樣的二層代幣發射平台,是否真的能爲比特幣生態的復興提供足夠的動力,吸引大量資金和流量?## Odin.fun的產品設計Odin.fun於2025年2月問世,由比特幣序數市場Bioniq的創始人創立,本質上是一個基於Runes協議的代幣發射和交易平台。據官方數據,在運營的第一個月內,Odin.fun平台交易量超過1000BTC,平台地址數突破3.7萬,其中最熱門的符文代幣ODINDOG•ID•YTTL•ODIN市值一度突破3500萬美元。Runes協議並非全新概念,它誕生於2024年比特幣減半之後。在Ordinals銘文協議和BRC-20代幣協議相繼推出後,爲解決BRC-20存在的轉帳效率低下和UTXO膨脹等問題,開發者Casey提出了Runes協議。這些協議的出現,使得比特幣除了作爲價值儲存手段外,在資產發行方面也有了更多可能性。正是得益於這些創新,比特幣生態及相關基礎設施在2023年和2024年經歷了一波爆發式發展。對於加密行業而言,資產發行方式的創新一直在持續。Odin.fun正是Runes協議在資產發行和交易方面的一次革新嘗試。對於代幣發射類平台來說,其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爲用戶提供良好的"投機"體驗。在具體使用體驗上,Odin.fun實現了Runes資產的秒級發行和一鍵交易。據官方介紹,這得益於其採用的二層方案Valhalla,能夠在2秒內完成交易的最終確認。除了高速交易,用戶還能享受到帳戶抽象(無需社交登入)、免Gas費交易、無需重復籤名確認等便捷功能。這些優化體驗主要歸功於Odin.fun成功隱藏了底層鏈的復雜性。作爲比特幣主鏈之下的二層產品,用戶需要使用比特幣錢包創建帳戶,並將錢包中的比特幣充值到平台帳戶。這一充值過程實際上是將比特幣跨鏈到項目的二層網路上。雖然二層方案爲用戶帶來了便利,但官方並未公開詳細的技術實現方式。而本次"烏龍事件"也暴露出其技術上可能存在的漏洞或不成熟之處。根據項目方的說法,用戶存入的資金會被存入一個去中心化的12/34閾值籤名設置,以確保BTC的安全。這些資金隨後會被發送到ODIN•FUN智能合約。平台內所有用戶的BTC都與實際存入的BTC保持1:1的比例。此次74枚比特幣的"消失"正是由於存款同步錯誤導致未能正確顯示。對於用戶存入比特幣的安全保障,官方表示是通過多籤方式實現。然而,多籤並非絕對安全,用戶實際上仍需將資產交由Odin平台管理,本質上仍然是中心化交易所的邏輯。有分析認爲,Odin.Fun上用戶持有的BTC實際上是存在於ICP公鏈上的ckBTC。其安全性最終依賴於ICP公鏈,而ICP與比特幣主網之間無需跨鏈橋,ICP的鏈融合加密技術允許其智能合約直接與其他網路交互,因此安全性要高於一般通過跨鏈橋生成的wrapped BTC。作爲代幣發行和交易平台,Odin.fun的代幣交易規則如下:代幣發射過程被稱爲Ascend,即代幣綁定(bonding)過程。新創建的代幣最初會沿着一條綁定曲線進行交易,80%的代幣供應量以0.211 BTC的價格售出。平台使用sats(聰)作爲代幣價格單位,一個代幣的起始價格爲0.11 sats(市值3000美元),在4.76 sats(市值10萬美元)時完成Ascend。完成Ascend後,項目進入AMM階段。剩餘20%代幣供應量和0.2BTC會被存入AMM池中支持後續交易。此時代幣交易將遵循AMM曲線k = X * Y,不再是之前的綁定曲線y = e^x。除了發射和交易代幣,用戶還可以參與LP(流動性提供)。平台還採用了推薦返利的營銷模式,25%的平台費用歸推薦用戶所有。## Odin.fun能否引領比特幣生態復興?目前,比特幣生態發展形勢並不樂觀,缺乏能夠引爆全民參與熱情的項目。因此,資金和流量的流入難以激發市場對比特幣生態的新一輪熱情。雖然此前的Pump.fun和Viturals因Meme炒作的火熱帶動了Solana和Base的熱度,促進了這些公鏈的生態發展,但Odin.fun似乎並未掀起同樣規模的鏈上生態熱潮。目前其龍頭代幣總市值最高時也僅達到3500萬美元。實際上,類似的MemePump模式此前已多次出現在比特幣生態中,如比特幣二層Fractal上的Satspump.fun、閃電網絡上的Lnpump.fun、Stacks上的Stx.city等。然而,這些二層或側鏈網路上的Meme Pump項目都未能取得如Pump.fun般的影響力。作爲後來者,很難超越成功的先行者。更重要的是,這些二層或側鏈上的Meme Pump平台缺乏比特幣主鏈的正統性。Odin.fun能夠引起一些關注,主要是因爲它結合了Runes這一與比特幣主網關聯較密切的新資產發行方式。加之當前市場行情相對低迷,可供炒作的熱點較少。然而,Odin.fun的影響力似乎也僅限於此。對比特幣生態而言,它並非如銘文般具有獨特創新性和強大炒作熱點的項目,只是疊加了符文和Meme pump這兩個已經不再新鮮的敘事。因此,該項目本身能夠引發的熱度有限,難以擔負起推動比特幣生態復興的重任。盡管如此,對於投資者而言,仍可考慮小資金參與。選擇潛力股時,可以關注社區活躍度和項目方實力。不過本質上這更接近於一種投機行爲,與Meme代幣的玩法相似。
Odin.fun引發爭議 比特幣生態代幣發射平台安全性受質疑
比特幣生態新熱點:Odin.fun代幣發射平台引發關注
近期,一個名爲Odin.fun的項目在加密貨幣圈內引發了不小的討論。這是一個基於Runes協議的代幣發射和交易平台,其運作模式類似於其他公鏈上的代幣發射平台。該項目的出現爲沉寂已久的比特幣生態帶來了一些新的活力。
然而,3月7日有用戶反映Odin.fun平台上74枚比特幣不翼而飛,疑似遭到黑客攻擊。對此,項目方很快做出回應,表示這是由於存款同步代碼中的一個錯誤導致部分用戶餘額顯示超過實際存款額,實際上用戶資金是安全的,只是無法在鏈上查詢到這74 BTC的存款交易記錄。
縱觀加密貨幣行業發展歷程,代幣發射平台往往能爲所在公鏈帶來可觀的流量。例如Viturals火爆時期,Base鏈上的資金淨流入一度超過Solana。這也是此類平台能夠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於其他公鏈上的代幣發射平台,Odin.fun這樣的比特幣生態項目並不直接構建在比特幣主鏈上,而是選擇搭建在比特幣的二層網路之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提升用戶交易體驗並降低手續費。然而,這種架構也帶來了一個顯著問題:這些項目難以共享比特幣主鏈的安全性。此次Odin.fun的"烏龍事件"正是這一問題的具體體現。
更值得探討的是,像Odin.fun這樣的二層代幣發射平台,是否真的能爲比特幣生態的復興提供足夠的動力,吸引大量資金和流量?
Odin.fun的產品設計
Odin.fun於2025年2月問世,由比特幣序數市場Bioniq的創始人創立,本質上是一個基於Runes協議的代幣發射和交易平台。據官方數據,在運營的第一個月內,Odin.fun平台交易量超過1000BTC,平台地址數突破3.7萬,其中最熱門的符文代幣ODINDOG•ID•YTTL•ODIN市值一度突破3500萬美元。
Runes協議並非全新概念,它誕生於2024年比特幣減半之後。在Ordinals銘文協議和BRC-20代幣協議相繼推出後,爲解決BRC-20存在的轉帳效率低下和UTXO膨脹等問題,開發者Casey提出了Runes協議。這些協議的出現,使得比特幣除了作爲價值儲存手段外,在資產發行方面也有了更多可能性。正是得益於這些創新,比特幣生態及相關基礎設施在2023年和2024年經歷了一波爆發式發展。
對於加密行業而言,資產發行方式的創新一直在持續。Odin.fun正是Runes協議在資產發行和交易方面的一次革新嘗試。對於代幣發射類平台來說,其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爲用戶提供良好的"投機"體驗。
在具體使用體驗上,Odin.fun實現了Runes資產的秒級發行和一鍵交易。據官方介紹,這得益於其採用的二層方案Valhalla,能夠在2秒內完成交易的最終確認。
除了高速交易,用戶還能享受到帳戶抽象(無需社交登入)、免Gas費交易、無需重復籤名確認等便捷功能。這些優化體驗主要歸功於Odin.fun成功隱藏了底層鏈的復雜性。
作爲比特幣主鏈之下的二層產品,用戶需要使用比特幣錢包創建帳戶,並將錢包中的比特幣充值到平台帳戶。這一充值過程實際上是將比特幣跨鏈到項目的二層網路上。
雖然二層方案爲用戶帶來了便利,但官方並未公開詳細的技術實現方式。而本次"烏龍事件"也暴露出其技術上可能存在的漏洞或不成熟之處。
根據項目方的說法,用戶存入的資金會被存入一個去中心化的12/34閾值籤名設置,以確保BTC的安全。這些資金隨後會被發送到ODIN•FUN智能合約。平台內所有用戶的BTC都與實際存入的BTC保持1:1的比例。此次74枚比特幣的"消失"正是由於存款同步錯誤導致未能正確顯示。
對於用戶存入比特幣的安全保障,官方表示是通過多籤方式實現。然而,多籤並非絕對安全,用戶實際上仍需將資產交由Odin平台管理,本質上仍然是中心化交易所的邏輯。
有分析認爲,Odin.Fun上用戶持有的BTC實際上是存在於ICP公鏈上的ckBTC。其安全性最終依賴於ICP公鏈,而ICP與比特幣主網之間無需跨鏈橋,ICP的鏈融合加密技術允許其智能合約直接與其他網路交互,因此安全性要高於一般通過跨鏈橋生成的wrapped BTC。
作爲代幣發行和交易平台,Odin.fun的代幣交易規則如下:代幣發射過程被稱爲Ascend,即代幣綁定(bonding)過程。新創建的代幣最初會沿着一條綁定曲線進行交易,80%的代幣供應量以0.211 BTC的價格售出。平台使用sats(聰)作爲代幣價格單位,一個代幣的起始價格爲0.11 sats(市值3000美元),在4.76 sats(市值10萬美元)時完成Ascend。
完成Ascend後,項目進入AMM階段。剩餘20%代幣供應量和0.2BTC會被存入AMM池中支持後續交易。此時代幣交易將遵循AMM曲線k = X * Y,不再是之前的綁定曲線y = e^x。
除了發射和交易代幣,用戶還可以參與LP(流動性提供)。平台還採用了推薦返利的營銷模式,25%的平台費用歸推薦用戶所有。
Odin.fun能否引領比特幣生態復興?
目前,比特幣生態發展形勢並不樂觀,缺乏能夠引爆全民參與熱情的項目。因此,資金和流量的流入難以激發市場對比特幣生態的新一輪熱情。
雖然此前的Pump.fun和Viturals因Meme炒作的火熱帶動了Solana和Base的熱度,促進了這些公鏈的生態發展,但Odin.fun似乎並未掀起同樣規模的鏈上生態熱潮。目前其龍頭代幣總市值最高時也僅達到3500萬美元。
實際上,類似的MemePump模式此前已多次出現在比特幣生態中,如比特幣二層Fractal上的Satspump.fun、閃電網絡上的Lnpump.fun、Stacks上的Stx.city等。然而,這些二層或側鏈網路上的Meme Pump項目都未能取得如Pump.fun般的影響力。
作爲後來者,很難超越成功的先行者。更重要的是,這些二層或側鏈上的Meme Pump平台缺乏比特幣主鏈的正統性。Odin.fun能夠引起一些關注,主要是因爲它結合了Runes這一與比特幣主網關聯較密切的新資產發行方式。加之當前市場行情相對低迷,可供炒作的熱點較少。
然而,Odin.fun的影響力似乎也僅限於此。對比特幣生態而言,它並非如銘文般具有獨特創新性和強大炒作熱點的項目,只是疊加了符文和Meme pump這兩個已經不再新鮮的敘事。因此,該項目本身能夠引發的熱度有限,難以擔負起推動比特幣生態復興的重任。
盡管如此,對於投資者而言,仍可考慮小資金參與。選擇潛力股時,可以關注社區活躍度和項目方實力。不過本質上這更接近於一種投機行爲,與Meme代幣的玩法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