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Fi參與進階指南:從新手到達人的全面攻略

robot
摘要生成中

InfoFi 參與攻略:從入門到精通

在當前 AI 和信息爆炸的時代,InfoFi 賽道看似內卷嚴重,但真正有效的參與並非盲目刷屏。本文整理了 InfoFi 的實操攻略,幫助讀者調整心態,提升內容質量,以更精準的方式參與其中。

一、InfoFi 核心指標解析

  1. Smart Followers:高質量、有影響力的粉絲。許多 InfoFi 平台在評估帳號影響力時,更注重關注者的質量而非數量。擁有更多 Smart Followers 的帳號,其內容能獲得更高的評分和獎勵。

  2. Mindshare:反映某個話題或項目在社交媒體上的討論熱度和輿論份額。一些 InfoFi 平台會追蹤特定話題的討論度,提供多維度指標,包括價格走向、市場情緒等。

  3. 積分機制:InfoFi 項目普遍採用積分激勵用戶產出內容。算法會綜合評估發帖質量、互動深度、話題相關性等因素,尤其重視來自 Smart Followers 的互動。積分可用於獲取未來空投資格或在排行榜中提升排名。

要有效參與並積累積分,關鍵在於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並與社區進行高質量的互動,而非單純追求數量。

二、帳戶成長攻略

1. 起號階段(100-1000 粉絲)

  • 積極在熱門 KOL 或項目推文下評論,確保評論有見地,引發討論。
  • 內容發布以轉發優質推文或簡短評論熱門項目爲主,添加相關話題標籤。
  • 在項目官網榜單上查看 7 天/30 天排名,與排名靠前的用戶互動。
  • 與熱心且願意回復的 KOL 互動,但避免過度頻繁地帶上自己的推文連結。

2. 成長階段(1000-5000 粉絲)

  • 開始多寫原創短文,如市場分析、項目梳理、空投策略等,內容緊貼當下熱點。
  • 注重質量與數量並重,避免使用 AI 批量生產無意義內容。
  • 繼續在有影響力帳號下留言,展現思考而非簡單附和。
  • 及時參與 InfoFi 平台上的"熱門項目上榜"討論,增加曝光機會。

3. 進階階段(5000+ 粉絲)

  • 持續輸出高質量文章,逐漸形成帳號主題,如專注解讀某些項目或生態。
  • 積極與項目方互動,關注即將上線或已上榜項目的官方帳號,主動轉發並評論。
  • 建立與其他 KOL 的關係網路,考慮進行帳號互推或合作討論。
  • 持續沉澱粉絲,打造個人影響力"護城河"。

三、從低粉起步的進階案例

一位用戶用 6 個月時間將 Smart Followers 數量提升了 80%,他的經驗包括:

  • 關注 Smart Followers Ratio 和 Mindshare 兩個核心指標。
  • 重視吸引真正懂行、能帶來高質量互動的 Smart Followers。
  • 嘗試成爲"第一個喫螃蟹的人",早期關注並介紹潛力項目。
  • 與優質但粉絲不多的 KOL 互動,建立高質量連接。

四、如何選擇 InfoFi 項目

根據項目熱度和個人情況,可將項目分爲:

  1. 高熱度項目:獎勵豐厚但競爭激烈,需要高質量內容和密集互動。
  2. 中熱度項目:競爭程度適中,可獲得可觀獎勵。
  3. 冷啓動項目:用戶基數小,較容易獲得空投資格。

建議同時關注多個項目,但專注參與不超過 3 個,避免分身乏術。

五、內容發布策略

  1. 內容結構與長度:包含背景介紹、個人看法和數據支撐。長推文(1000+字的多圖文 thread)信息量大,更易滿足平台"信息量加權"機制。

  2. 發布頻率:保持穩定輸出,每天至少 1-3 條推文。選擇社交活躍時段發布,如東八區中午、晚間。

  3. 評論互動技巧:及時在熱門 KOL 或項目帳號下留言,提出深入問題或分享相關經驗。在官方帳號新消息下第一時間評論,可帶來可觀流量。

  4. 結合外部資源:利用平台提供的分析工具選題,關注 Mindshare 榜單和排行榜,選擇尚未被充分討論的熱點進行輸出。

六、心態調整

參與 InfoFi 需要保持平常心。即使暫時未能獲得理想收益,也不要氣餒。專注提升內容質量,保持積極心態,共同構建更健康、更高質量的加密社交環境。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ForkItAllDayvip
· 08-15 06:42
又来卷InfoFi了是吧
回復0
FlippedSignalvip
· 08-15 06:37
又又又内卷了
回復0
空投疑惑人vip
· 08-15 06:29
啥时候空投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