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規模法則:從DeFi收益率看加密世界發展極限

robot
摘要生成中

規模法則與加密世界的極限探索

大模型領域在巨額資本的推動下,規模效應正迅速達到極限。這一現象不僅存在於人工智能領域,在區塊鏈世界也同樣適用。隨着以太坊Layer解決方案和Solana等新興公鏈的崛起,探討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規模法則變得尤爲重要。

公鏈全節點數據規模的考量

全節點數據規模是評估公鏈去中心化程度和性能的重要指標。目前,Solana以400TB的全節點數據規模和約1500個節點,在去中心化和共識效率之間尋求平衡。相比之下,以太坊的全節點數據量僅爲13TB左右,而比特幣更是以643.2GB的規模展現了其卓越的設計理念。

中本聰在比特幣的初始設計中,嚴格考慮了摩爾定律的增長曲線,使得比特幣的數據增長始終保持在硬件擴張曲線之下。這一設計理念在當前硬件發展放緩的背景下顯得尤爲重要。

加密規模法則:DeFi的硬頂在哪裏?

硬件發展的瓶頸

當前,硬件領域的發展正面臨瓶頸。CPU、GPU和存儲技術的進步速度明顯放緩。這意味着,公鏈底層硬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能不會有突破性的進展。

面對這一挑戰,以太坊選擇專注於生態系統優化和重構,將目光投向萬億級別的實物資產(RWA)上鏈。Solana則繼續追求極致性能,但其龐大的節點規模實際上已經排除了個人參與者。

代幣經濟系統的邊界

盡管人工智能領域未能如預期般與加密貨幣深度融合,但加密貨幣市場仍然保持活躍。以以太坊爲基準,我們可以粗略估計公鏈經濟系統的極限約爲3000億美元。

在探討代幣經濟系統時,我們引入了"超線性規模縮放"和"亞線性規模縮放"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分別解釋了系統規模擴大時,產出或效益增長速度快於或慢於比例的現象。

加密規模法則:DeFi的硬頂在哪裏?

DeFi的收益率極限

DeFi的核心在於收益率。從歷史數據來看,DeFi的收益捕獲能力已經從最高時期的150%超額質押比例下降到目前的5%左右。即便考慮到萬億級別的實物資產上鏈,也可能只會進一步降低DeFi的平均收益率,符合亞線性規模縮放法則。

加密規模法則:DeFi的硬頂在哪裏?

結語

區塊鏈技術自比特幣誕生以來的發展歷程中,各公鏈之間的差異仍然顯著。比特幣逐漸與鏈上生態系統脫鉤,而鏈上信用和身分系統的不完善導致超額抵押模式成爲主流。

無論是穩定幣還是實物資產上鏈,都體現了鏈下資產的槓杆式上鏈,反映出鏈下資產在當前階段仍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在目前的鏈上規模法則下,我們可能已經觸及到了類似於摩爾定律的上限。從DeFi Summer到現在僅僅5年時間,從以太坊誕生至今也不過10年,加密世界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同時也面臨着新的挑戰和機遇。

DEFI5.7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Rug_Resistantvip
· 15小時前
solana好贵啊400t玩不起
回復0
链上福尔摩克vip
· 19小時前
呵呵 Sol近期暴涨的原因现在全明白了 400T是什么概念 完全被资本架空的伪去中心化
回復0
币圈资深幸存者vip
· 19小時前
Solana真的顶得住这数据量吗
回復0
ForkThisDAOvip
· 19小時前
Layer 2又得烧显卡了吧...
回復0
稳定币爱好者vip
· 19小時前
solana真就卷成这样?
回復0
NFT资深考古学家vip
· 19小時前
字里行间透着比特币设计者的慎思密虑,宛如二十世纪初柯达胶片规格的演进史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