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資產成職務犯罪新工具 追贓難度加大

robot
摘要生成中

職務犯罪在加密時代的新形態

在我國刑法體系中,"職務犯罪"並非單一罪名,而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及團體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實施貪污、賄賂等行爲,侵犯公民權利或破壞公務規範的犯罪總稱。

近期,加密資產正逐漸成爲一些人實施職務犯罪的新工具。本文將通過分析最近的相關案例,探討加密時代下職務犯罪的新特點。

近期涉幣職務犯罪案例回顧

證監會高官涉幣案

不久前,一則公告披露某證監會科技監管司原司長嚴重違紀違法。該官員濫用監管權力,在信息技術系統服務等方面爲他人謀利,並利用虛擬貨幣進行權錢交易。

根據刑法規定,該案可能涉嫌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財物、爲他人謀利的,構成受賄罪。立案標準一般爲3萬元以上,量刑根據受賄金額從3年以下有期徒刑到無期徒刑不等。

北京1.4億元虛擬貨幣職務侵佔案

2020年至2021年,某科技公司員工馮某利用職務便利,與他人共謀騙取公司獎勵金1.4億餘元。他們通過多個境外交易平台將資金轉爲虛擬幣,並利用"混幣器"掩蓋資金來源。

案發後,馮某主動退贓92枚比特幣,共追回贓款8900餘萬元。由於馮某非國家工作人員,其行爲涉嫌職務侵佔罪。根據最新規定,數額在3萬元以上即應立案追訴。

加密時代的職務犯罪:北京億元涉幣職務侵佔案,追贓8900萬

加密時代職務犯罪的新特點

  1. 偵查技術顯著提升

盡管犯罪分子使用多個交易平台和混幣器,但執法機關仍能掌握犯罪事實。這表明,現有混幣技術可能僅能增加偵查難度,但難以完全規避追查。

  1. 追贓仍依賴犯罪嫌疑人配合

對於加密資產,追贓挽損很大程度上需要犯罪嫌疑人的配合。如果資金被轉爲穩定幣並由境外人員控制,即使能凍結帳戶,也難以直接追繳。若轉爲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並存入冷錢包,追贓難度更大。

結語

隨着加密資產市場的擴大和與傳統金融的融合,其或將成爲職務犯罪的常見手段。這要求執法機關加強對加密資產的認知和技術手段的升級。同時,相關人員也應認識到,加密資產並非規避法律的"靈丹妙藥",不應心存僥幸觸碰法律紅線。

BTC0.1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SerumSquirrelvip
· 08-16 18:21
关键数据在链上跑,怎么洗都白洗
回復0
just_here_for_vibesvip
· 08-16 18:16
抓上来都该死!
回復0
NFT深呼吸vip
· 08-16 18:02
打着打击的名义 自己偷偷囤币
回復0
币圈纸手姐vip
· 08-16 18:00
快进到抓黑钱洗钱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