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今日发表一项名为《亚洲加密安全调查》的用户问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超过 80% 的受访者已启用双重验证(2FA),达 73.3% 用户会在转帐前复查收款地址,展现用户资安意识显著提升。 (前情提要:赵长鹏 8000 字长文详解:如何确保你的加密资产安全?) (背景补充:CZ 紧急呼吁:配备 Intel 晶片的 Mac 存重大漏洞,尽快更新守护你的资产安全) 本文为新闻稿,由 Binance 撰文、提供,不代表动区立场。 根据币安一项大规模用户调查显示,超过 80% 的受访者已启用双重验证(2FA),84% 的受访者表示信任如币安投资者保护基金(SAFU)等保护机制,展现用户资安意识显著提升,且对由交易所主导的保护系统信心逐渐增强。 这项名为《亚洲加密安全调查》的问卷共收集了来自东南亚、南亚与东亚用户共计 29,847 份有效回复,是迄今最全面的观察之一。其深入了解区域内用户如何看待并实践安全措施,以及交易所与产业界可如何透过工具、教育与主动防护机制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支援。 从「意识」走向「行动」:资安习惯正在转变 根据调查数据,47.2% 的受访者属于高频交易者,每日多次使用加密货币交易所。而值得注意的是,有近三成受访者是在过去六个月内进入加密货币市场,反映出亚洲加密市场快速成长的趋势。 尽管用户人数快速扩张,调查也揭示了一个明显安全行为的差异性:虽然多数用户具备基本的防护意识,但对进阶防护机制的采用仍显不足: 80.5% 的受访者已启用 2FA,显示用户对基本资安措施具有良好认知。 然而,仅 17.6% 启用地址白名单机制,仅 21.5% 使用防钓鱼验证码。 此外,34.4% 的受访者会将私钥储存在连网装置上,而在东南亚此比例甚至高达 42%,这些行为凸显持续教育与实用工具的重要性,以帮所有用户简化资安防护流程。 乐观的是,有达 73.3% 用户会在转帐前复查收款地址,显示用户在日常操作中对风险管理的重视。 整体而言,调查显示出透过持续性的教育对推动用户有信心采取进阶资安措施至关重要。 随着用户愈趋主动,对交易所的信任也同步提升 根据调查,尽管有 40.7% 的受访者曾遭遇与加密货币相关的诈骗,多数人如今展现出更高的应变能力: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3.4%)表示,一旦遇到诈骗情况,会立即联系交易所冻结资产——这展现了基本的应变准备与对平台应对能力的信任。 此外,有 8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信任如币安投资者保护基金( SAFU)此类的保护机制。 尽诸如钓鱼连结(69.5%)、假内线消息(54.9%)以及虚假空投(52%)等常见诈骗手法仍然存在,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用户已能辨识潜在风险讯号,变得更明智、主动,且愿意使用由平台提供的安全机制。 从被动到主动:用户对交易所安全性有更多的期待 调查结果指出,用户的期待有明显转变——由过去的被动防护,转向即时且依赖智慧驱动的威胁管理。用户越来越期望交易所能主动侦测、预防并减轻潜在威胁,在损害发生前就及时处理。 62.5% 的受访者将『即时威胁拦截』列为其首要安全需求,显示对自动防御与预警系统有强烈需求。 50.4% 的受访者表示需要装置层级的威胁侦测功能,例如恶意软体辨识与遭入侵装置的警示机制。 近一半的受访者支持建立可疑地址资料库与导入生物辨识验证,以强化身份保护措施。 这项转变反映出用户心态转变:交易所已不再仅被视为资产交易的平台。如今,用户期待像币安这样的产业领导者能树立新标准,特别是在打造兼具智慧与直觉的安全系统方面。 用户首重私钥保护,币安以 MPC 技术强化去中心化钱包安全 在去中心化钱包方面,用户最重视的是能提供更强控管力与智慧威胁侦测的功能。调查结果显示,钱包已不再只是单纯存放资产的工具,而是作为保护资产的智慧安全层。 62.8% 的受访者将加强私钥保护列为他们最期待的钱包功能——突显出用户对更直观且安全的自我托管工具的高度需求。 50.4% 的受访者希望有更完善的备份与恢复选项,这是协助用户提升安全感与资产掌控力的关键。 超过 40% 的受访者支持建构主动式诈骗侦测工具,例如钓鱼警示、可疑交易监控及骇客防护功能。 币安透过其币安钱包满足用户这些期待,该钱包在去中心化钱包领域中扮演关键角色。该钱包采用 MPC(多方计算)技术,免除助记词需求,并将私钥安全地拆分为三个加密金钥。 简单且在地化的教育是缩短安全落差的关键 教育依然是用户保护的关键支柱,调查显示用户正引颈盼能获得更实用且易取得的学习体验: 55.8% 的受访者认为现有教材『过于技术性,难以理解』 39.7% 则偏好本地化的真实案例分析,以提升对实际情境的认知 为了有效推动反诈教育,了解用户最常接触到误导性或诈骗内容的管道也相当重要。在整个亚太地区,此类内容最常见于 X(前身为 Twitter,占 57%)与 Telegram(51.2%),但在不同市场的接触管道略有差异——例如,在东南亚,Facebook 是主要平台(61.1%),而在印度,WhatsApp 则是关键管道(42.5%)。 61.3% 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由交易所主导的『反诈骗模拟测验』来提升自身警觉性——尤其是当这些测验结合奖励或游戏化设计时,显示用户不仅愿意也渴望学习。 我们的资安团队定期分享浅显易懂的文章,将如简讯诈骗(smishing)、钓鱼攻击(phishing)等复杂议题拆解说明,协助用户弥补知识落差,同时保留所有关键细节。欢迎查看我们的安全专栏系列,开启一段满载洞察的学习旅程,帮助你识别潜在风险! 币安:全面强化安全防护 据 Chainalysis 2025 年《加密犯罪报告》指出,2024 年被列为非法用途的加密货币地址共接收了 409 亿美元的资金。尽管随着更多非法地址被识别,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上升,但非法交易量占整体链上活动的比例已大幅下降——从 2023 年的 0.61% 降至仅 0.14%,显示整个产业中所采行的主动安全措施已有所成效。 币安持续在安全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并加倍投入其对安全与...
币安调查显示安全意识成熟:超80%亚洲用户启用2FA、73%以上转帐前复查地址
币安今日发表一项名为《亚洲加密安全调查》的用户问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超过 80% 的受访者已启用双重验证(2FA),达 73.3% 用户会在转帐前复查收款地址,展现用户资安意识显著提升。 (前情提要:赵长鹏 8000 字长文详解:如何确保你的加密资产安全?) (背景补充:CZ 紧急呼吁:配备 Intel 晶片的 Mac 存重大漏洞,尽快更新守护你的资产安全) 本文为新闻稿,由 Binance 撰文、提供,不代表动区立场。 根据币安一项大规模用户调查显示,超过 80% 的受访者已启用双重验证(2FA),84% 的受访者表示信任如币安投资者保护基金(SAFU)等保护机制,展现用户资安意识显著提升,且对由交易所主导的保护系统信心逐渐增强。 这项名为《亚洲加密安全调查》的问卷共收集了来自东南亚、南亚与东亚用户共计 29,847 份有效回复,是迄今最全面的观察之一。其深入了解区域内用户如何看待并实践安全措施,以及交易所与产业界可如何透过工具、教育与主动防护机制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支援。 从「意识」走向「行动」:资安习惯正在转变 根据调查数据,47.2% 的受访者属于高频交易者,每日多次使用加密货币交易所。而值得注意的是,有近三成受访者是在过去六个月内进入加密货币市场,反映出亚洲加密市场快速成长的趋势。 尽管用户人数快速扩张,调查也揭示了一个明显安全行为的差异性:虽然多数用户具备基本的防护意识,但对进阶防护机制的采用仍显不足: 80.5% 的受访者已启用 2FA,显示用户对基本资安措施具有良好认知。 然而,仅 17.6% 启用地址白名单机制,仅 21.5% 使用防钓鱼验证码。 此外,34.4% 的受访者会将私钥储存在连网装置上,而在东南亚此比例甚至高达 42%,这些行为凸显持续教育与实用工具的重要性,以帮所有用户简化资安防护流程。 乐观的是,有达 73.3% 用户会在转帐前复查收款地址,显示用户在日常操作中对风险管理的重视。 整体而言,调查显示出透过持续性的教育对推动用户有信心采取进阶资安措施至关重要。 随着用户愈趋主动,对交易所的信任也同步提升 根据调查,尽管有 40.7% 的受访者曾遭遇与加密货币相关的诈骗,多数人如今展现出更高的应变能力: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3.4%)表示,一旦遇到诈骗情况,会立即联系交易所冻结资产——这展现了基本的应变准备与对平台应对能力的信任。 此外,有 8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信任如币安投资者保护基金( SAFU)此类的保护机制。 尽诸如钓鱼连结(69.5%)、假内线消息(54.9%)以及虚假空投(52%)等常见诈骗手法仍然存在,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用户已能辨识潜在风险讯号,变得更明智、主动,且愿意使用由平台提供的安全机制。 从被动到主动:用户对交易所安全性有更多的期待 调查结果指出,用户的期待有明显转变——由过去的被动防护,转向即时且依赖智慧驱动的威胁管理。用户越来越期望交易所能主动侦测、预防并减轻潜在威胁,在损害发生前就及时处理。 62.5% 的受访者将『即时威胁拦截』列为其首要安全需求,显示对自动防御与预警系统有强烈需求。 50.4% 的受访者表示需要装置层级的威胁侦测功能,例如恶意软体辨识与遭入侵装置的警示机制。 近一半的受访者支持建立可疑地址资料库与导入生物辨识验证,以强化身份保护措施。 这项转变反映出用户心态转变:交易所已不再仅被视为资产交易的平台。如今,用户期待像币安这样的产业领导者能树立新标准,特别是在打造兼具智慧与直觉的安全系统方面。 用户首重私钥保护,币安以 MPC 技术强化去中心化钱包安全 在去中心化钱包方面,用户最重视的是能提供更强控管力与智慧威胁侦测的功能。调查结果显示,钱包已不再只是单纯存放资产的工具,而是作为保护资产的智慧安全层。 62.8% 的受访者将加强私钥保护列为他们最期待的钱包功能——突显出用户对更直观且安全的自我托管工具的高度需求。 50.4% 的受访者希望有更完善的备份与恢复选项,这是协助用户提升安全感与资产掌控力的关键。 超过 40% 的受访者支持建构主动式诈骗侦测工具,例如钓鱼警示、可疑交易监控及骇客防护功能。 币安透过其币安钱包满足用户这些期待,该钱包在去中心化钱包领域中扮演关键角色。该钱包采用 MPC(多方计算)技术,免除助记词需求,并将私钥安全地拆分为三个加密金钥。 简单且在地化的教育是缩短安全落差的关键 教育依然是用户保护的关键支柱,调查显示用户正引颈盼能获得更实用且易取得的学习体验: 55.8% 的受访者认为现有教材『过于技术性,难以理解』 39.7% 则偏好本地化的真实案例分析,以提升对实际情境的认知 为了有效推动反诈教育,了解用户最常接触到误导性或诈骗内容的管道也相当重要。在整个亚太地区,此类内容最常见于 X(前身为 Twitter,占 57%)与 Telegram(51.2%),但在不同市场的接触管道略有差异——例如,在东南亚,Facebook 是主要平台(61.1%),而在印度,WhatsApp 则是关键管道(42.5%)。 61.3% 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由交易所主导的『反诈骗模拟测验』来提升自身警觉性——尤其是当这些测验结合奖励或游戏化设计时,显示用户不仅愿意也渴望学习。 我们的资安团队定期分享浅显易懂的文章,将如简讯诈骗(smishing)、钓鱼攻击(phishing)等复杂议题拆解说明,协助用户弥补知识落差,同时保留所有关键细节。欢迎查看我们的安全专栏系列,开启一段满载洞察的学习旅程,帮助你识别潜在风险! 币安:全面强化安全防护 据 Chainalysis 2025 年《加密犯罪报告》指出,2024 年被列为非法用途的加密货币地址共接收了 409 亿美元的资金。尽管随着更多非法地址被识别,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上升,但非法交易量占整体链上活动的比例已大幅下降——从 2023 年的 0.61% 降至仅 0.14%,显示整个产业中所采行的主动安全措施已有所成效。 币安持续在安全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并加倍投入其对安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