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加大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研究 多元模式探讨处理难题

robot
摘要生成中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引发最高检关注

涉案虚拟货币的司法处置正日益成为焦点。司法机构和地方财政部门希望将扣押的虚拟货币变现,以完成案件处理并增加财政收入。处置公司则期望获得相关业务机会。甚至有高等院校开设了专门的研修班,探讨这一领域的问题。

202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将"涉案虚拟货币处置问题研究"列为重点资助课题。时隔近一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简称"最高检")也加入了这一研究阵营。最高检最近公布的2025年度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中,六个课题与虚拟货币相关,其中四个直接涉及司法处置。这一动向凸显了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在法律界的重要性。

最高检此次共立项234个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其中110项获得资助,124项为自筹经费。与虚拟货币相关的六个课题均获得了最高检的经费支持,显示出最高检对此领域的高度重视。

虽然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都在积极研究虚拟货币司法处置,但实际操作中,目前仍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处置工作。这种现状与正常刑事程序有所不同,通常涉案财物的处置应由法院进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包括:虚拟货币的特殊性使得法院人员缺乏相关经验,而公安机关在这方面相对更为熟悉。

从法律依据来看,现有规定为公安机关处置提供了一定空间。《刑诉法解释》规定法院处理随案移送或自行查封、扣押的涉案财物。《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允许对不宜移送的实物,可只移送相关证明文件。此外,2012年的《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也为公安机关处置涉案财物提供了法律基础。

然而,随着虚拟货币知识的普及和各方对司法处置的深入研究,检察院和法院对参与处置的兴趣也在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未来处置程序和权责分配的变化。

在处置方式上,目前主要采用境内委托加境外处置的"联合处置模式"。同时,也存在境外银行处置、拍卖处置、虚拟货币发行方回收等多种模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遵守2021年"9.24通知"的规定,即境内主体不得从事虚拟货币与法币的兑换业务。

因此,司法机关在选择处置机构时,不应过分关注所谓的境内"资质",而应更注重境外处置环节的合规性,确保符合当地监管要求。例如,如果在香港或新加坡进行处置,就需要确保所选平台具备当地法规要求的资质。

随着最高检和最高法对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的持续研究,预计未来这一领域将出现新的变化,包括处置实务和法律指导方面的调整。可能会有新的处置路径出现,为这一复杂问题提供更加规范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Just Here for Memesvip
· 5小时前
研究有什么用 还不如直接退币
回复0
PessimisticOraclevip
· 8小时前
收网是吧
回复0
RektDetectivevip
· 19小时前
这案子咋赔钱啊
回复0
MemeTokenGeniusvip
· 08-14 20:39
终于来查韭菜了
回复0
ChainBrainvip
· 08-14 20:36
终于敢面对币圈了
回复0
静默看客vip
· 08-14 20:35
要动谁的蛋糕了
回复0
钱包恐慌症患者vip
· 08-14 20:23
卷钱跑路咋整啊 慌得要死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