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DeFi规模增长的天花板:3000亿美元市值与5%收益率
加密领域的规模法则:探寻 DeFi 的增长极限
在科技界,规模法则常被用来描述系统随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变化。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加密货币领域。随着某些大型语言模型和火箭项目的推迟,我们有理由审视区块链领域的规模效应,特别是在以太坊和 Solana 等主要公链的发展背景下。
公链全节点数据规模的困境
全节点数据规模是衡量公链去中心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Solana 以其 400TB 的全节点数据规模领先,但这也带来了去中心化的挑战。相比之下,以太坊的 13TB 和比特币的 643.2GB 显得相对节制。
比特币的设计巧妙地考虑了摩尔定律,使其数据增长与硬件发展保持同步。然而,随着摩尔定律逐渐失效,硬件进步放缓,公链面临着规模增长的瓶颈。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公链的底层硬件可能不会有显著突破。
代币经济系统的上限
以太坊作为标杆,其约 3000 亿美元的市值可视为公链经济系统的一个参考上限。这并非绝对值,而是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最优解。
DeFi 领域的收益率从早期的高点逐渐下降。例如,从 UST 曾经的 20% APY,到目前某些稳定币项目约 5% 的收益率。这种下降趋势符合亚线性规模缩放法则,即系统规模扩大时,某些指标的增长速度低于线性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有万亿级 RWA 资产上链,也可能降低而非提高 DeFi 的平均收益率。这反映了大规模资金流入后的收益稀释效应。
DeFi 的增长极限
基于当前观察,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实际可交易规模上限可能在 3000 亿美元左右,平均收益率约为 5%。这并不意味着单个项目或代币不能超过这个数值,而是整个市场的大致容量。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规模并不等同于可实现的流动性。即便是比特币这样的头部资产,也难以在不造成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实现大规模抛售。
结语
区块链技术自诞生以来的十余年间,已经展现出其潜力和局限。公链之间的差异依然显著,比特币逐渐与链上生态分离,而链上信用和身份系统的不成熟导致超额抵押成为主流模式。
稳定币和实物资产代币化(RWA)代表了链下资产向区块链世界的迁移。然而,这种迁移也凸显了链下资产在信用方面的优势。在当前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下,区块链生态可能已经触及了其增长的上限,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
未来的发展或许需要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或监管环境的重大变化,才能打破这些看似的增长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