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的上涨周期才刚刚开始:Tom Lee

汤姆·李——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的联合创始人兼研究总监——认为当前的加密货币牛市仍处于初期阶段,尽管许多主要币种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已录得显著上涨。

原因:传统金融仍然谨慎

根据汤姆·李的说法,他认为加密货币牛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传统金融的谨慎态度 (TradFi)。在数字资产市场已达到数万亿美元的市值背景下,银行、投资基金和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仍相对有限。这意味着市场主要依靠个人投资者、科技社区和一些专门的风险投资基金的推动。

Lee 认为:当大型金融机构尚未全面“下钱”时,数字货币的增长潜力仍未得到充分挖掘。一旦大型银行、退休基金和全球资产管理机构正式将数字货币视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新的资金潮流可能会形成强劲的增长动力,远超市场目前所见。

摩根士丹利 – 谨慎的典范

一个明显的例证来自摩根士丹利。在该银行在欧洲的实习生中,持有加密货币的比例在短短两年内显著下降。2022年,63%的实习生拥有比特币——市场上市值最大的币。然而,到现在,这一比例已降至仅12%,显示出兴趣迅速减弱。

这一点反映了传统金融界的普遍心态:许多年轻人逐渐变得更加谨慎,而不是将数字货币视为一种长期投资渠道,这可能是由于剧烈波动、诸如FTX(等轰动性崩溃,或者监管机构日益严格的监管政策。

) XRP – 外部罕见例外

然而,在这幅下滑的画面中,XRP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例外。摩根士丹利实习生持有XRP的比例从2022年的0%上升到今年的5%。尽管这个数字仍然很小,但它显示出认知的转变:XRP逐渐被视为一种具有实际使用潜力的资产,得益于其在跨境支付和Ripple金融解决方案中的作用。

年轻一代在大型银行工作的XRP持有比例的增加暗示着,尽管传统金融仍然谨慎,一些具有明确用途的代币正在开始在金融界建立信任。这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市场并没有完全被忽视,而是在进行筛选并重新定位每个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

长期观点:预测“爆发年”2026

汤姆·李的观点与数字资产领域的资深投资者丹·塔皮罗的预测有着显著的相似之处,后者曾指出2026年将是加密市场真正的“爆发年”。塔皮罗辩称,当前的周期仅处于“能量积累”阶段,而宏观因素、技术和机构资金流尚未充分汇聚以形成高潮。

这意味着投资者目前所看到的——尽管令人印象深刻——只是一个开始。传统金融的更深入参与,以及全球法律框架逐渐清晰,将可能成为在2025年至2026年期间开启更强劲增长浪潮的催化剂。

以太坊 – 牛市的核心动力

在所有的加密货币中,以太坊以“山寨币的领头羊”的角色而突出。汤姆·李曾强调,ETH实际上已经被市场“暗中”定价在6000美元的水平,高于实际交易水平,显示出增长潜力仍未得到充分反映。

根据Arkham的数据,由Lee创办的Bitmine公司目前持有超过70亿美元的ETH,成为全球最大的以太坊持有组织之一。这不仅是战略信任的标志,也显示出大型机构已经开始将ETH视为其投资组合中的一种“储备资产”。

以太坊最近达到了新的历史高点,达到4,945美元。这一突破背后的动力包括:

  • ETF Ethereum的资金流入强劲,为大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打开了接触的大门。
  • 应用程度越来越广泛,许多全球企业在支付、供应链管理、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资产代币化方面实施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解决方案。

![])https://img-cdn.gateio.im/social/moments-609570d7cb55eaa294d5b863bf64978e(ETH 1天价格图 | 来源: TradingView从Tom Lee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到整体画面呈现出乐观的色彩:当前的加密货币市场仅处于上涨周期的初期,尚未达到巅峰。传统金融)TradFi(仍然谨慎,但来自ETH和XRP的指标显示出对选择性和有重点的兴趣和信心正在上升。

如果Tapiero的预测成真,2025–2026年可能会见证以下几方面的融合:

  • 美国和欧洲的法律框架更加明确。
  • 养老金、银行和传统资产管理机构的强劲入场。
  • 来自DeFi的技术动力,实物资产的代币化)RWA(以及企业应用。

所有这些因素可能会使市场进入一个新的“超级周期”增长,超越投资者目前所看到的市值和资金流动。

泰勒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