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Crypto Native的深层含义:从比特币到Web3的演进之路
什么是真正的Crypto Native?
Crypto Native这个概念自2021年起逐渐在加密行业流行。虽然新入行的人经常听到这个词,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却不尽相同。那么,Crypto Native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仅仅指每天关注加密资讯、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比特币或以太坊、分析市场数据,或者频繁使用"去中心化"等术语?答案可能更为复杂。
数据显示,全网对Crypto Native的关注度呈指数级增长。2018年提及次数较上年增长5.57倍,2021年增长7.52倍,2022年前11个月增长2.85倍。这种快速增长趋势至今仍在持续。
Crypto Native的演变历程
Crypto Native理念源于中本聪和比特币背后的去中心化思想。2008年比特币诞生时,第一批Crypto Native群体随之出现。他们信奖密码学算法和区块链技术,奉行"代码即法律"。当时,Crypto Native指那些相信密码学算法并持有使用比特币的人。
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被赋予"数字黄金"的属性,其商品特性超过了货币属性。行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矿机、支付场景、交易平台、金融衍生品等日趋成熟。
2014年以太坊白皮书发布,并进行了预售。随后以太坊虚拟机和智能合约出现,开启了新时代。这时Crypto Native的范围扩大到持有以太坊等其他加密货币的群体,但核心仍是相信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
以太坊生态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公链的想象。ICO等新型融资方式兴起,越来越多的dApp展现了区块链的应用价值。链上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也促进了交易所的繁荣。
从2017年起,Crypto Native这个词在社交媒体上开始流行。最初指从事加密货币项目的年轻创业者,类似于"互联网原生"或"移动原生"群体。他们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融入行业。
到2018年,有人将Crypto Native描述为一种新的公司运营方式,基于代码构建而非传统法律系统。这种理念后来演变成我们熟知的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2020年,有人从个人和商业两个角度定义了Crypto Native:
Crypto Native个人:在购买任何其他资产前就购买加密货币的人。
Crypto Native商业:支持当前由中心化金融或传统金融提供功能的去中心化协议。
2020年至2022年,DeFi、NFT和GameFi蓬勃发展,无数项目涌现,行业估值创新高。但热潮终将褪去,投机终将失败。在这个过程中,所有Crypto Native都需要重新审视行业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回归初心。
Crypto Native的核心理念
无需许可(Permissionless):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市场,既可以提供资源,也可以消费资源。这与传统Web2平台存在本质区别。例如,去中心化存储允许供给端自由进入,被认为是Permissionless的。
个人主权(Individual Sovereignty): 强调个人对数据和资产的所有权。在Web3时代,用户生成的内容属于用户自己,并具备一定的抗审查能力。区块链技术使数据在产生时就具备可验证性,从而在共识层面确定所属权。
Crypto Native群体相信加密技术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诸多问题。他们正在实践去中心化理念,开发去信任机制产品,构建无需许可的市场,以此创造一个有效保护个人主权的社会。这正是Crypto Native从业者所追求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