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金融转型困境:加密行业能否成为经济新引擎
香港金融转型:加密行业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香港近期举办的区块链大会让兰桂坊重现往日繁华景象,这场盛会也引发了人们对香港金融未来的思考。
传统金融业遭遇寒冬
近年来,香港传统金融业面临严峻挑战。根据数据显示,今年港交所的IPO规模预计仅有约一千亿港币,远低于往年水平。有分析认为,加密项目的ICO规模可能在今年就会超过IPO规模,这一趋势值得关注。
香港金融环境的变化源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和政策调整等。然而,加密行业因其特殊性,对环境要求相对较低:
政府财政压力加剧
香港政府近年来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受各种因素影响,政府储备金已从高峰期缩水近一半,仅剩约六千多亿。按目前消耗速度,这笔储备可能只够维持2-3年。
与中美政府不同,香港政府无法通过印钞解决赤字问题。在维持港币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赚取美元来弥补财政缺口。
其他产业发展受阻
香港其他主要产业也面临困境:
加密行业:希望与挑战并存
在此背景下,加密行业成为香港寻求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能否在短期内为香港经济注入活力,仍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许多项目仅在香港注册或融资,实际运营仍倾向于国际大型交易平台。香港政府虽然积极发放交易所牌照,但这些持牌交易所的流动性仍然有限。
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蓬勃发展的当下,仅依靠地方牌照扶持中心化交易所的策略可能需要重新考虑。
结语
香港金融业的未来发展路径仍不明朗。加密行业虽然展现出潜力,但能否成为香港经济的新增长点,还需要时间检验。政府或许应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同时专注于维护好联系汇率制度等基础金融框架。